摄影师眼中的旅拍神器-- 大疆“御” Mavic Pro!
【目录】1. 前言2. 便携性对于一个户外爱好者及摄影师的意义3. 开箱4. 简单易用的自动化操作5. 更多创意玩法6. 不作死就不会死——记我的第一次炸机7. 体验大疆售后8. 大疆实体店探路之苏宁篇9. 亲身体验——大疆UTC认证考试10. 实拍及样张11....
【目录】
1. 前言
2. 便携性对于一个户外爱好者及摄影师的意义
3. 开箱
4. 简单易用的自动化操作
5. 更多创意玩法
6. 不作死就不会死——记我的第一次炸机
7. 体验大疆售后
8. 大疆实体店探路之苏宁篇
9. 亲身体验——大疆UTC认证考试
10. 实拍及样张
11. Mavic的唐家河保护区之旅
12. 结语
----------------------------------------华丽的分割线--------------------------------------------
【1. 前言】
我的第一台四轴飞行器是一架玩具Parrot,这台小小的玩具飞行器直接把我带进了无人机的坑(在这里要感谢17期新浪众测,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我与新浪众测还有无人机的缘份吧);后来感觉飞玩具越来越不过瘾的我,自然而然的入手了一台在当时非常拉轰的大疆精灵3标准版,在第一次新手模式加几次试飞之后,我快速的完成了一个航拍小白到菜鸟的华丽变身(学飞DJI真的很简单,零起点零难度),哈哈不过有些惭愧的是,现在的我仍然离航拍达人的水准还差的很远很远(每次看天空之城的作品时都会感慨有种照片叫做别人家的照片……),真的——在接触了大疆天空之城的作品之后,才发现航拍之路漫漫啊。
【2. 便携性对于一个户外爱好者及摄影师的意义】
在使用精灵3进行航拍的过程中,做为一个经常需要在野外工作的生态摄影师,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精灵系列的便携性,一台精灵加上三块电池和遥控器,配上背包,体积和重量几乎可以PK我的全套单反装备了(单反加150-600mm大炮);生态摄影师上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主要都是在野外跑,还经常需要手脚并用的在野外攀爬和穿越,背一台精灵再加上单反还有脚架?你是在逗我吗!所以只要有野外的拍摄任务,如果没有汽车可以直达,携带单反和脚架等设备的我,完全不会再考虑携带一台精灵3(实在太重了)
▲从上面图可以看出如果出行时带台精灵是什么样的体积(上面是精3龟壳包,下面是登机箱),在这里就不展示我后面背个大疆前面背个摄影双肩包的逗逼造型了(会被路人当作忍者神龟而要求合影……)
▲这是我在高黎贡森林中穿越追踪拍摄长臂猿时用运动相机拍的视频,要知道在野外拍摄时经常会在山里没有路可以走,那些看似普通的竹子的节上也是长了一圈的刺,手抓上去就是一排血洞,此时身背一只600mm长焦(大炮)和双肩摄影包(里面还有一机两镜,N块电池)的我,是完全不可能再携带上一台无人机的。(网上见过有人在双肩背包后面裸挂一台精灵,不过这样的方式真的不适合我视频里遇到的这种户外环境)
▲所以通常我出野外拍摄时的最终作品,总是这样的——有时拍拍虫子……
▲有时拍拍花花草草…… 因为就算是遇到再好的天气、航拍条件,也会因为便携性原因无法带上飞机,通常都只能“望天兴叹”,便携性的问题算是我航拍方面最大的一个痛点。
▲于是,尽快更换一台便携(折叠)机进行航拍,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不过当时大疆还没有出折叠机,就当我正准备投奔到其他品牌的便携机阵营的紧要关头,DUANG的一声!大疆Mavic Pro发布了(因为之前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也可以说是非常意外的发布了),讲真,当时我真的真的已经摩拳擦掌的带着银子准备随时投入GoproKarma的怀抱了,当时也完全没有想到大疆会出折叠机型(除了几张碟照一点消息都没有);可以说是“御”的发布,让我又一次的回到了大疆的怀抱,哈哈哈真是惊险。
【3. 开箱】
当然首先要感谢新浪众测提供了此次试用的机会,让我在第一时间能够体验到如此炙手可热的Mavic Pro。
▲Mavic采用了带拎手的彩盒包装,整个包装盒的体积也只是一只精灵的主机大小而已。
▲外形上Mavic Pro展开后的造型,充满了科技感,细看之下也像极了一只水蜘蛛,不知道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有没有做过仿生学方面的参考?
▲旁白:你们好我是Mavic的大哥水蜘蛛先森,与混天空的Mavic Pro小弟不同的是,我主要是混水面的)
▲重量仅为734克的Mavic Pro,折叠后尺寸为83×83×198毫米;折叠后从占地面积上来看,并不比一部5.1寸手机大出太多。
▲除了小巧的体积,Mavic前端小巧的云台相机真的非常引人注目,这真的是我见过的最小巧的三轴云台相机了,细看之下感觉非常的精致,与精灵3的四个减震球结构不同的是,这个迷你三轴云台是靠四个小小的硅胶圈来悬挂和减震的。
▲云台上部是两个前视觉避障摄像头,Mavic的前避障系统就是靠这两个摄像头来完成的(避障传感器和防撞系统),在低于36公里/小时的时速下,可以提前识别前方15米内的障碍物,不过对于自动避障这些个自动化方面的功能,在完全熟悉性能之前,切不可盲目相信和随意使用。(至于为什么,往后看就明白了)
▲Mavic Pro的下方还有两个用于视觉定位的摄像头和两个超声波发射器(带金属保护网的),Mavic Pro的底部是全铝质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它紧凑内部结构的散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发现Mavic即使在20度气温下,没有飞起的状态下底部也会微微有些烫手,在查看图片或进行升级等操作时,底部的风扇经常会时不时的启动一下进行强制风冷散热,鉴于Mavic深色的机身,官方给出的建议是工作环境不要超过40度,所以这样看来貌似Mavic是不太适合夏天在炎热地区中午的烈日下长时间飞行的,并且由于设计原因,过于贴近地面的强制风冷、风道不知道会不会有把地面砂尘吸入机身的风险。
▲Mavic Pro侧面的盖板下,除了TF卡插槽,遥控对频键,还有WIFI和RC模式切换键,不喜欢看说明书的我,为了找WIFI切的换功能还真是费了半天的劲,看来仔细研读说明书的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飞行前功课。
▲箱内配件全家福:Mavic Pro飞行器主体、电池、充电器、遥控器、三根USB数据线(苹果、MicroUSB、USB-C),一根Micro的遥控器充电线,说明书,只四折叠桨(两个备用)
▲Mavic Pro除了机身可以折叠,遥控器是折叠式的,折叠后的遥控器体积非常小,与家用游戏机的手柄比,在手感和体积上都比较接近,遥控器配备了苹果、MicroUSB、USB-C三种接线,可以完美适配市面上的所有手机,不过大多数戴套(特别是厚套)的手机,都必须拿掉套子才能更好的夹持,对于5.5寸的大屏手机,Mavic的遥控也可以完美夹持,不过在夹有的型号手机顶部时,由于部份手机的光感系统可能会被遮挡的原因,手机屏幕自动感光调节亮度会被影响,需要手动进行亮度设置。
还有一点很多人吐槽的问题就是Mavic Pro这个遥控的打杆手感不佳,的确,在实际操作中Mavic Pro的遥控器打杆手感还有握持感,的确比起其它精灵之类的要差一些,这恐怕也算是轻量化紧凑设计所带来的副作用吧,还有再补充的一个小缺点就是这个控竟然没有设计可以挂绳的地方,有时候在野外使用时,真的很不忍心把这么精致的遥控器直接放在满是砂砾的地上。
▲前部的钢琴漆设计让遥控看上去非常漂亮,不过想想钢琴漆在日常使用时可能会比较容易磨花恐怕也是一个小小的缺点。
如果你小看这个小小的遥控器那就大错特错了,本次Mavic Pro的高清图传是Dji全系列产品中的首次使用,也是Mavic Pro的一个重要的黑科技 ,全新的Ocusync传输,可以实现最远距离7KM的高清图传,远远超过了精灵系列的2.4G 3.5-5公里图传,并且可以实现1080图像高清回传,稳定性也提升了很多,在实际使用中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延迟及丢图传的情况。(以前在我公司楼下WIFI密集的地方,如果飞精灵3,丢图传那是家常便饭)
【4. 简单易用的自动化操作】
对于职业飞手和玩家来说,用无人机做一些动作和飞轨迹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普通用户,特别是飞行器操作小白,真的是比登天还难,还好Mavic有多种智能模式可以选择,特别是此次新增加的自拍功能(想想高手也只有两只手,如果一个人的情况下要自拍,估计多半也只能借助自动模式),所以Mavic Pro恐怕会成为很多妹子的最爱,晋身为新一代高逼格自拍神器。
▲Mavic的自动跟随功能因为借助于视觉,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圆满完成任务,不过在测试跟随功能在设置时,有个同样穿深色衣服的同学上来围观,然后走的时候直接拐跑了我的飞机(视觉定位一下子锁定成他了,还好控在我手里,要不Mavic Pro真的要跟他私奔去也),看来视觉识别的准确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妺子们的最爱,手势自拍,共有三种模式可以拍,当看到这个功能时相信很多还在犹豫不决的妹子们会立刻决定——买买买!
▲不知道是不是人长的丑的原因,我试了无数遍,只有模式3(用手比划个框框)的自拍激活成功率最高,还好我不是妺子,一般不太用的上这个功能,所以就直接无视了。
▲看到别人有女盆友遛,我只好掏出小灰机来遛一遛(想歪的请自行去墙角罚站),有没有觉得很DIAO?
▲除了前后跟随还可以平行跟随,虽然这在大疆上早就不算什么强大的新功能了,不过同时期发布的GoPro Karman则没有这项功能。(弱暴了……小狗子家的,你造灰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啊啊 )
▲像以往职业飞手才能完成的环绕兴趣点(刷锅),按路径飞行等功能,在Mavic Pro上都可以通过智能飞行的自动程序轻松实现,更智能、更自动化是无人机以后大的发展方向。(打个比方:纵然你停车技术再好,但是如果开有自动泊车功能的车时,一定会更喜欢全自动泊车,懒人推动世界进步,呵呵呵)
【5. 更多创意玩法】
▲除了Mavic Pro,大疆这次还带来的一个惊喜就是全新的第一视角FPV眼镜DJI Goggle,一个看起来非常类似于虚拟现实头盔的装置,我们可以通过VR的方式查看来自于Mavic Pro拍摄的画面,还可以用头部的动作来控制Mavic Pro,从而带来全新的沉浸式飞行体验,这款DJI Goggle配备85度视角双1920 * 1080p LTPS显示屏,可与Mavic通过OcuSync直接连接,最大程度减少画面延迟,也可在自己飞行时让他人通过眼镜观看实时画面。(佩戴DJI Goggle的用户可以同时舒适的配搭眼镜,配合翻盖试设计让用户只需翻起前盖,就可以在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间迅速切换,做为一只眼镜狗,在这里要手动给这个设计点一百个赞)
▲除了这些黑科技的玩法,Mavic Pro因为小巧轻便的机身,甚至可以直接当手持云台(“圆”这部全部用大疆“悟”拍摄的电影启发了我),我发现在人多的地方如果不方便低空飞行,其实完全可以单手举着Mavic Pro进行拍摄(其实以前我也用精灵3试过,但是举个那么大的飞机进行“地拍”,被人当成傻缺那是必须的……),所以手持Mavic——真的可以有!
【6. 不作死就不会死——记我的第一次炸机】
因为当时还没来得及录视频,炸鸡就发生了,所以只好口述过程了,机智的内们一定可以看懂……
▲据说每个航拍高手都会有炸机的经历(说明我是菜鸟),话说拿到Mavic Pro的第二天,在头一天试过一些基本功能后,我骑着车来到公园打算拍个更高级的骑车跟随视频,因为之前飞的都是精3,对于自动避障没有什么概念,当时想着飞太高画面感不好看,反正有避障,干脆飞低点,所以直接把飞机飞了个与树平齐(作死的开始),在屏幕上锁定了自己以后,我开始往前方走并跨上自行车,打算来一段酷炫无比的视频,结果刚跨上车还没掏出手机(嫌手柄太大了不好拿,直接用手机WIFI连接控制的),就听见后面各种噼里啪啦的,回头的一看,一万头草泥马奔过……飞机上树了,并且由于Mavic Pro是折叠桨,悬臂与桨这里已经夹住了树枝,在不停的撞机,由于没有接遥控,也无法掰板停机,只能看着飞机掉下来,当时桨叶飞转也不敢去接(怕被削),唯一万幸的就是当时的泥地是半湿的,缓冲了一部份落地的力量,不过付出的代价仍然是很惨痛的,五米高度自由落体,摄像头脱落,两个电机损坏,损失两个桨,电池在坠地后直接摔飞出机身,真应了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当时哪怕比树飞高那么一点点也就不会这样了,这次炸机可以说完全是不好好看说明书造成的(电线、树枝、水面、镜面避障不能正常工作,在跟随的过程中飞机会走最近的路并不管你走的多么曲折优美,这也是撞树的原因之一)。
在这里用血淋淋的亲身经历,小小的总结一下心得:
炸鸡心得1:不作死就不会死(废话),熟读说明书很重要。
炸鸡心得2:不要用人民币来挑战飞机的智能功能,比如穿越树林、飞越电线、水面、镜面、风筝线之类(人民币玩家请无视)
炸鸡心得3:超视距飞行真的要不得(哪怕是背对飞机或者是关掉屏幕也请不要尝试)
建议:本次五米坠地事件中,电池在坠地后直接摔飞出机身,说明在炸机坠地时电池很容易脱落,如果是超视距飞行时炸机坠地造成的电池脱落,会导致立即失去信号连接及GPS位置,给后续寻找飞机增加很大的难度,希望厂家能够尽快改进、修正这个问题。
【7. 体验大疆售后】
▲由于本次售后过程中没有截屏当时的进度表,所以之前的一些进度(比如鉴定照片等等)没有保存,最终只查到一张完成后的进度表,所以只能由我来口述一下售后过程了(你们这么机智所以一定没问题的):首先值得称到的就是大疆的全电子化返厂寄修流程,根据步聚填写资料,在约定的时间内顺丰快递就上门把损坏的飞机给取走了(邮资是大疆支付),这对于陷于“炸鸡”懊恼中的用户来说,方便、高效的寄修体验(免邮费)的确算是一个小小的欣慰吧。
据我猜测,可能无人机这个东西涉及到飞行时的安全性,所以目前大疆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采取的返厂送修模式(所谓的电子产品合作维修点,我见过太多,真的很难控制品质和服务,所以大疆的返厂送修我完全可以理解),由于飞机是带电池的设备,所以顺丰走的是隔天的陆运,运输周期对于跨省寄修的用户来说有点小小的煎熬;在隔天收到后,大疆会依次进行定损(外观拍照确认),事故原因分析及责任鉴定(如果是飞机质量问题是免费维修的,但如果)等工作,也就是说即使是跨省的话,全部流程通常十天(快的话一周)左右就可以拿到修好的飞机了;本次我的整个送修和快递周期一共加起来是十天的样子,对于我这样一个有过各种数码产品售后经历的人来说,大疆的售后服务,不管是效率还是专业性方面,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不过我希望飞友们还是尽可能不要有像我这样的体验比较好)
【8. 大疆实体店探路之苏宁篇】
要说我的“炸鸡”是在头脑不清醒的状态下做的一件错事,那么在接下来等待飞机寄修回来的无聊等待时间里,我做了两件正确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跑去苏宁卖场内的大疆专卖店研究、取经(因为南京不是什么一线大城市,所以并没有大疆直营的体验中心4S店,所以一个正规的经销商的服务水平和模式,会对这个品牌的销量、口碑起到很大的影响)。
▲到了这里发现好多老少机友们欢聚一堂,基本上都是来升级和探讨交流的,并且这里还会定期举办各种免费线下讲座和经验分享、飞行活动等等(想想如果早点知道这里,我肯定不会一个人孤独的玩精灵3、各种瞎琢磨、折腾,也会有更多的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说不定这次”Mavic“的“乌龙炸鸡”事件也就不会发生了,所以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找到组织很重要,无人机航拍一定不能是一种孤独的爱好)
▲在这里除了个人消费级的精灵,竟然还有专业级别的M600也到这里做升级和维护。(可见知名度和可信赖程度很高,不是一般的路边相机、电脑小店可以比的~虽然后者也卖Dji)
▲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大型6轴做指南针校准,靠一个人基本上是搞不定的,看到这个欢乐的校正,在场的人基本上都笑喷了……
在苏宁的大疆专卖店里,我听说南京第四期大疆UTC飞行课正在报名中,立即报了名(这一天里做的正确的第二件事),于是乎自然就有了接下来的这一段UTC认证考试内容。(虽然微型飞行器目前并没有法规要求持证飞行,但我个人觉得系统的学习一下航拍了解更多的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顺便能拿个证就再好不过了,哈哈哈哈)
【9. 亲身体验——大疆UTC认证考试】
▲江苏省的UTC考试基地座落在南京南郊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内,这里也是国家体育总局航空运动管理中心的教学实践基地,拥有的航空摄影软硬件资源在江苏省内还是首屈一指的。
▲在正式来UTC上课的前一天,我收到了寄修回来的Mavic(还是得先忍一忍,学习好了再飞吧),来来来,先跟大哥哥MG-1植保机来个合影,左边是大疆最吃苦耐劳的MG-1(载重10KG,喷药效率是人工的40-60倍,这粗粗的架子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时候的一代名车——凤凰载重自行车,又称二八大杠,哈哈哈哈),重型植保飞机与最轻便(整机重量743克)的折叠机Mavic的合影,看上去是不是非常的有趣?
▲UTC航拍课一共有四天,第一天首先要进行航拍的安全性培训(其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航拍并没有大多数人想的像玩儿那么简单),没有实际操作过飞机的同学还要进行摸拟器的练习,飞过大疆四轴真机的我竟然觉得摸拟器超级难。(因为没有陀螺仪要全靠手动控制)
▲老师正在介绍大缰精灵、悟系列的连接等操作以及APP的功能。(控制及后期剪辑等等,课程中还会用大疆传媒的一些成片进行实际案例讲解和点评)
▲飞行训练时用的是精灵1代,因为我是从精3开始玩起的,所以当我飞完之后很是感慨——只有飞过了精灵1代才知道精灵3之后的机型有多么的智能和好飞,在这里我也不由得为大疆的技术迭代之迅猛而喝彩。
▲以前只看别人飞过“悟”,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和细致讲解学习悟系列的操作,还是第一次。
▲UTC的航拍教程与我的小Mavic Pro合影,以后混航拍界就靠你俩啦!
讲真,这个航拍教材的摄影理论部份编的还是不错的,就是里面的插图手绘水平还需要提高一下,并且有部份内容对于零摄影基础的小白学员来说有点难了,不过对于一般的摄影爱好者还有像我这样的摄影师来说,是完全没有难度的。
▲本期还有一个农业“植保机”UTC班也在同时培训中,我报的这个UTC航拍班是四天,跟15天的值保机培训比起来真的是难度太低了太低了,等哪天咱有了个农场,也来上个UTC植保机班飞个MG-1,哈哈哈哈又做白日梦了。
▲四天培训一晃就快要过去了,第四天的下午会进行理论课考试(UTC航拍课不需要考实飞),100题电子考试90分钟内完成即可,大部份同学都在半小时内完成了(当然也包括我),哈哈顺利提交后留念一下!(80分及格,没显示分数有点遗憾,个人觉得至少95分以上吧:))
▲为梦想插上翅膀! 考完了集体合影一下是必须的,不要问我是哪一个,只要找出最帅的那个就是我啦!愉快的四天学习结束,考试合格,接下来15天左右就可以拿到两个证书啦(一个是大疆慧飞总部颁发的“慧飞学员合格证书”,一个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公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联合颁发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所以合格证只有等15天收到以后在微博上去得瑟一下了。
【10. 实拍及样张】
关心Mavic的朋友们可能早就通过网络已经看过很多Mavic的拍摄样张,也了解到了Mavic的各种优点了(估计都看烦了吧有没有?),那么今天我们反过来,首先来说说它拍摄时小小的不足吧。
▲因为Mavic的折叠起落架的紧凑设计,让它的云台离地间隙非常的低,所以对起降的场地平整度有一定的要求,像上图这样的场合如果是草比较高,并且上面有晨露的情况下进行起降,会让水滴沾上摄像头从而影响到拍摄成像(我个人感觉得目前的起落架还应该再设计的高一些,才能更好的适应室外的各种场地条件,后来的唐家河野外拍摄时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轻量化的设计,Mavic的云台在抗风性方面会有所牺牲,从自检动作上可以看出如果有较强阵风的干扰,云台会像上图一样有些轻微的晃动(对拍照影响不是特别大,但这种扰动对于摄像还是有些影响的),可能为了克服这个问题,Dji给云台设计了一个透明罩,也就是我们在大多数宣传广告上看到的样子,不过这样做的副作用就是在强光照射下有时会有折射光晕的干扰,详见下面的测试照片。
▲ 虽然Mavic的这个罩子看上去光学性能还不错(貌似是光学树脂材料),不过如果对着光源方向拍照和摄像,会在照片的下方出现一条弧形的眩光(不知道给罩子镀膜会不会起到一些改善),当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应对方法,可以试试改变拍摄方向或者拿掉罩子。(我在后来的实拍中发现除非是很强的阵风,不戴罩子基本上没什么影响,所以这个小小的缺点暂时可以无视)
下面开始说Mavic的优点顺便得瑟一下实拍样张
▲可以竖拍照片是Mavic Pro的一大亮点,对于Mavic来说只需要轻松旋转云台就可以拍到右图这样的照片,轻松把更多绚烂的秋色收入画面之中(如果是其它只能横拍的机型,唯一的办法就是拉远飞机重新构图和最终进行剪裁,那样的做法,真的会损失很多的像素),竖拍(并且可以镜头向上旋转30度)这个功能对于建筑物的拍摄可以说是极其给力的。
▲南京中山陵灵谷塔,我从小到大爬过无数次,这还是第一次从如此震撼的角度来接近和鸟瞰它;拍摄当天由于是阴天的黄昏时分,所以说成像受了一定的影响(当时采用了自动曝光程序,ISO400,从1:1放大局部看,部份暗部像素的涂抹比较严重,不过如果用RAW格式的话,画质和噪点可能会再好一些,当时手忙脚乱的竟然忘记设置了),单从画面的色彩还原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如果有机会的话,下次再遇到这种照度,还是改用M档手动把ISO改成100,并且格式选上JPG+RAW吧。
▲上帝的视角——灵谷塔和它周围万紫千红、色彩斑斓的森林。
▲11月的山里,寒流带来的第一场初雪(左下)在背阴处的屋顶还未融化,这一小块白色在提醒我已然是初冬时节。
▲黄昏时分,彩霞漫天、华灯初上,紫峰大厦(江苏第1、中国第6、世界第10高楼)在暮色中别具一番风味。
▲夜幕慢慢降临,鼓楼广场中心的“孔雀”园艺雕塑亮起了灯,这组绿植雕塑名叫“欢乐祥和”,映衬着远处的金陵夜色和灯火通明,竟然显出几分迷幻的色彩。
▲“孔雀”园艺雕塑中景
▲“孔雀”园艺雕塑近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在电磁干扰严重的市区拍摄时,Mavic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图传一直清晰稳定,完全没有出现像我之前用的精灵3那样一到市区就因为2.4G频段的信号干扰严重而“掉链子”甚至失去联接的情况。
▲航拍南京金陵图书馆前的银杏大道(上图视频里有亮点请自寻)
▲上帝视角俯瞰五彩斑斓的秋叶。
▲烟雨迷濛中的中山陵石象路(话说当时虽然没有雨,可是雾中飞行结束时飞机上也是挂了不少水,可把我心疼坏了,下次绝对不敢再试这样的大雾了)
【Mavic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之旅】
本次的试用正好赶上了我的唐家河拍摄,首先来介结一下: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境内,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家园”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著名的野生动物学家Jako教授在考察唐家河之后认为,唐家河野生动物可见率之高可与欧美许多国家公园媲美,是一个非动物园的国家动物园。
▲先来看看这次唐家河之行我拍的一部份动物照片吧(主要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得瑟一下),上面这位是喝水ing的羚牛同学。
前面说过,每次去野外拍摄,不管有多好的风景,因为精灵的便携性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如愿的来场轰轰烈烈的航拍,所以最后只能是拍一些动物和平常视角的风景照片;嗯,所以换成以前,拍完动物时这趟行程就基本上结束了,不过这次因为有Mavic Pro,所以好戏还在后面。
▲东方角鸮一脸狐疑的打量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野猪下山觅食(大白天下山,吃货的世界你们永远不懂)
▲沉思ing的藏酉猴(话外音:俺要做一只有内涵的猴纸)
▲讲真,这次的唐家河之旅因为有了Mavic Pro,头一回体会到了携带飞机无压力的快乐,Mavic Pro的重量比起一只佳能标变24-105 F4镜头还要轻了接近50克。
▲在野外跋山涉水时再也不用背着精灵那样笨重的“龟壳包”和电池了,我可以轻松的用一只普通的双肩包,搞定Mavic Pro一机三电以及我其它的摄影、户外装备。
▲短途出行时甚至可以把Mavic Pro和遥控揣在裤兜里,这~真的是一台口袋航拍神器。如果盆友们看到这里,被这样无敌的便携性毒到,以至无法自拔而忍不住剁手,希望内们不要恨我。
▲装X工作照……
▲哈哈,突然间想到,这应该算是大疆Mavic Pro第一次翱翔在唐家河的天空吧?不禁有些得意起来。
▲清晨山里的风真的是很大,起飞时从Mavic Pro的姿态和悬停稳定性上完全看不出高空的风很大,在爬升到大约237米时,向着东边太阳升起的方向打杆飞行时,推杆到度速度居然只有2M/S,刚开始还有些纳闷,直到往回飞时才发现(顺风)稍稍一推杆,速度就变成了6M/S,由此可见Mavic Pro的抗风性还是相当不错的,并且在后面的视频拍摄里,虽然没有戴罩子,也没有出现我担心的镜头被风扰动的情况,在这里我不禁想到既然Mavic Pro的遥控上有转速,那能不能以后的弄个风速计什么的参数供俺们参考一下呢?
▲由于山里气流变幻莫测(据说去年有人在唐家河拍宣传片时把一架悟给炸机了),所以我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老老实实的做了视距范围内的200米高度飞行、拍摄;
在这样的大山里想拍到这样的视角,以前至少要爬三个小时的山,也就是说如果没有Mavic Pro的话,想拍日出得四点钟起床,科技(Mavic Pro)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可以把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Mavic Pro独有的竖拍构图,加上可以向上仰的三十度视角,在需要拍竖图时是非常无敌的。
这几张拍摄时由于风大加紧张,竟然忘记设置成RAW格式,拷照片时才发现,这JPG的压缩会比起RAW格式带来更多的噪点和涂抹,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尽量用RAW格式+慢门+低ISO拍摄。
▲Mavic Pro小巧的机身可以轻松的在河道中穿行,这些巨大的岩石让人不禁遐想——它们到底在这河道里静静的躺了几千年?又或者是几万年?
▲这次唐家河之行的第二天,幸运的碰到了一场初雪,这张是用佳能5D4拍摄的雪景,视角有些普通,不过没关系,这里时候Mavic Pro可以帮上忙。(闪亮登场)
▲上帝的视角俯瞰初雪+云海。
▲Mavic Pro的竖拍取景,让航拍不再受限于横构图(想竖构图时不用再依靠裁切横图得到小小的竖图),满屏足尺寸竖图带来的是更高的像素和画质。
▲雪过天晴,山顶的初雪渐渐融化,被冰雪洗涮过的天空格外湛蓝,远处的山峦也显得格外的多彩,随时、随地、随身 起飞到两百米的高底俯瞰,这恐怕也只有Mavic Pro可以做到了。
▲在200多米高空顶风飞行的Mavic Pro在速度上略显吃力,这已经是在剪辑软件里加快了三倍的播放速度了,当时的状况是在肉眼看来飞机已经几乎停滞不前了,不过遥控上显示速度还有1-2M/S,小飞机的缺点就是在风大的时候,虽然稳定性尚可,不过在航速方面有一定的劣势。
▲Mavic Pro在100米高空俯瞰五彩森林中的自然保护区工作站,如果可以,真的很想一辈子住在这样风景如画的地方。
▲俯拍冬季枯水期里的河床。
▲由于Mavic Pro的遥控没有地方挂绳,所以在降落时如果想左手接飞机,右手掰杆停机,(对于菜鸟飞手)几乎不可能,所以此次起飞和返航都是直接在砂石地面进行(心疼中),不知道当Mavic Pro的强制风冷启动时,机身内部会不会吸进扬起的砂尘,这样的环境对于离地较近的Mavic Pro电机的寿命恐怕也是有一定威胁的,心痛飞机技术又不好的话,下次还是带一块垫子用于起降吧。
▲空中自拍神器Mavic Pro带来的合影,我和我的两位老师——著名自然摄影师:董磊(中)、左凌仁(左)。
【结语】
虽然不是最完美的飞机,Mavic Pro的便携性和全能,注定会是最受欢迎和最受大众追捧的产品;大缰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 Mavic Pro发布会的余热未消,很多精灵4机主还在忙不迭的打算转手自己的精灵转而入手Mavic Pro时,精灵4Pro、Inspire 2以及Crystalsky高亮显示屏又发布了(这叠代速度真的是逆天),从精灵4Pro、Inspire 2这两款新机的各项参数和性能来看,前后左右都能避障的精灵4 Pro和搭载机械快门全新换代的Inspire 2,不仅让大疆又一次在无人机领域领跑,也再次遥遥领先对手、及一众模仿者们。(各种吊打)
在这里我不禁想到,Mavic Pro这个命名里的Pro,是否还有着一层特殊的含意? 也许当那些拙劣的模仿、跟随者们(像之前精灵的模仿者们一样)又开始制造和模仿Mavic Pro、并企图用低价竞争分一杯羹时,大疆可能会立即推出一个Mavic普通(低价)版,从而再一次吊打、秒杀那一票拙劣的模仿者们?顺便再收割一众观望中的持币待购者们? 这个谜底……也许只能由时间来揭开了? 对此,我们将试目以待!
推荐阅读:中华商务在线